一直被媒体关注的我国北方产奶大区宰杀奶牛的步伐,并没有因为第一季度我国乳业相对稳定的销售数据所放缓。据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在今年第二季度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国本土乳业的产业链发展,将进入更艰难的整合时期。据今年第一季度乳制品行业运行情况显示,1-2月,乳制品累计产量284.83万吨,同比累计增长9.1%,液体乳累计产量240.65万吨,同比增长9.1%,实现了全面增长。
即便如此,乳业产业上游的鲜奶供给链条,仍然被撕裂了一个口子。杀牛严重的地区有:河北、陕西、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山东以及新疆等地。据奶业有关人士匡算,以上地区今年以来,被宰杀奶牛的总数累计数十万头。据行业人士透露,受累于奶业危机中的奶牛被宰杀,北方的羊奶销售也遇到重大挫折,据王卫民透露,北方某省的奶羊一半被宰杀。
据媒体的报道,从2009年1月到3月份之间,全国奶粉积压高峰时期达30万吨以上,而鲜奶收购的价格一路走低,甚至在新疆跌破了每公斤1元的底线,迫使宰杀奶牛成为奶农的惟一选择。
上游:奶源形势将更严峻
在情况比较严重的宁夏、陕西等地,宰杀奶牛现象主要发生在占奶源份额30%的散户中。占60%-70%的奶农小区,因有固定奶企签订收购合同收奶,奶价尚稳定在每公斤2.1元左右外,散户的鲜奶收购价格则呈现下滑态势。
陕西省奶业协会会长王卫民昨天向本报证实说,30%左右的散户奶价在1.8/公斤元左右。由于没有固定的收购企业,这些散户所面临的情况比较严峻:牛奶收购得不到保证,入不敷出。当地一些散户遭到国内知名奶企拒收后,只得以1元/公斤的价格将鲜奶卖给周边小的奶粉企业。
此前曾被怀疑媒体夸大的宰牛事实,被认为要严重得多:王卫民说,今年1-3月,当地一些屠宰场杀牛要提前预约排队。他还透露,目前由于北方天气转好,奶牛奶产量增加,但鲜奶价格却没有因为天气回暖而攀升至平均收购水平。
宰杀奶牛事件被媒体披露后,外地屠宰商、收购商趁机到陕西等地买牛宰杀。据王卫民估计,陕西宰杀奶牛最多的时候估计每月约3-4万头。
陕西省原有奶牛50万头左右,目前被杀的数量估计占奶牛总数的百分之十几。而据该奶业协会掌握的情况,宁夏目前被杀的数量也约有6-7万头。
王卫民说,陕西省已经引起了足够的警惕,当前已有政策要求企业保护好奶农的利益,保证一定的收购价,否则随着大批奶牛的被宰杀,明、后年很可能出现奶源紧缺的现象。
王卫民透露,为了确保稳定市场,使30%散户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陕西省准备在消费券、给奶农补贴、购买积压奶粉等方式中寻找解决办法,但目前最后方案还没定下。
行业分析师刘金沪认为,发生在北方鲜奶产区的宰杀奶牛事件,如果继续加剧,势必会给整个产业造成影响。
外国进口奶粉挤兑本土奶业
据了解,三聚氰胺事件前,进口奶粉的成本价为4万元/吨,而目前则被压到2-2.2万元/吨,远远低于其成本价。然而国内奶粉的成本价也在2.4万元/吨,按照正常情况,国外奶粉因为质量较好的缘故定价为2.5-3万元/吨是比较合理的。但由于国外奶源地气候等因素变好,给奶源带来丰收,而其制成品在中国寻找出路的行为,给国内奶企造成了巨大压力,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据奶协人士介绍,由于目前进口奶粉挤占市场,内地配方奶粉企业对新疆奶粉需求大减,导致新疆奶粉滞销。近期新疆奶粉企业陷入半停产状态,奶粉出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目前新疆原料奶收购价已从去年9个月前的2.4元/公斤跌到2元/公斤。
据报道,2009年1月份广东口岸进口奶粉4151吨,同比大幅增长1.5倍,增长92.6%;进口平均价格为3216美元/吨,下跌22.2%.
据行业内不愿透露姓名人士透露,今年某品牌洋奶粉到岸价格仅为1.75万元/吨,广西一家企业一次就购买了150吨。相对而言,本土优质奶粉也要每吨1.7万元左右,质量一般的也要每吨1.4万元左右。
行业分析师刘金沪昨天表示:宰杀奶牛事件造成的奶源紧张,外国进口奶粉对成本相对稳定的国内奶企的空间利润的挤压,对制造商形成的压力也开始凸显。
行业人士王丁棉认为,目前有2/3的奶农处于亏本状态,有一半乳制品企业处于亏本状态。预计今年的总产量、总存奶量以及行业增长速度都将比去年同期下降。
据媒体报道,3月底,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向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提出10万吨奶粉收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