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江苏句容市宝华山镇调查发现,江苏可一文化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以文化名义变相违规搞别墅等房地产开发。该项目分为多期建设,目前已经建好了可一美术馆、可一画家村和可园100多套别墅。可园先期开发了部分联排别墅和60多套独栋别墅,大概7万平方米,面积在200多平方米的联排别墅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大概8500元/平方米;独栋一般都在600多平方米,占地半亩到1亩左右,已销售了十几套,总价在600万元左右。在售楼现场,售楼员坦承,已开发的土地用地性质是文化用地,产权50年,不能做按揭贷款。
近年来,国家三令五申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别墅类用地,然而,可一产业园违规别墅何以如此明目张胆?更可怕的是,可一项目的后续建设还要大胆违法开山,是什么力量在助其茁壮成长?
此次曝光的可一产业园项目,和其他别墅类项目不同的是,其他违规别墅项目普遍采用未批先建、打擦边球等瞒天过海手段暗暗“潜伏”着,而可一项目却大张其鼓,据报道:可一产业园项目曾是2009年镇江市文化产业(北京)招商会签约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010年4月7日在句容市宝华山镇进行了开工奠基仪式。
怪不得可一项目如此张狂,因为其不但是招商引资项目,还披着文化的外衣。
可一产业园的违规别墅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纵容、监管部门的默许,在当前形势下,是难以想象的。如果将可一违规别墅项目,仅仅归罪于地方政府是因为利益、政绩冲动所致,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
早在2007年,中科院研究员陆学艺就曾提出警告,我国必须警惕特殊利益集团的衍生,防止其干扰公共政策,破坏社会和谐。特殊利益集团构成的关键是权钱交易,其经济基础便是权力资本。归根到底,只有抽掉权力的资本才能瓦解特殊利益集团。
其实从国家层面来说,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仅剩18亿余亩,守住这条红线职责重大,政府严抓狠打的决心从没有改变。自2003年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已相继出台多道“禁墅令”,2003年2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紧急通知》(国土资发[2003]45号)首次“叫停别墅用地”。2006年5月30日,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发[2006]17号)要求:“坚决执行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的规定,从即日起,一律停止其供地和办理相关用地手续,进行全面清理。”2012年2月,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关于做好2012年房地产用地管理和调控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6号)再次强调,严格控制高档住宅用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别墅类用地。
然而当前各地违规别墅项目不但没有停止的迹象,大都在野蛮“生长”着,大量以花园洋房、连廊别墅、双拼别墅、联排别墅为名的“类别墅”项目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在江苏宿迁湖滨新城,有两别墅小区,宿迁国土局、建设局等多个部门均表示对此事不了解,对宿迁湖滨新城这两个小区房屋类型的定性,关系到相关部门是否违规审批,官员坚称小区所建的房子属“低层住宅”,有逃避问责之嫌。
别墅违建之风何时能刹车?仅仅依赖中央越来越紧的政策,不现实,地方政府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拿可一违规别墅来说,很明显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该项目是句容市的上级机关镇江市文化产业(北京)招商会签约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恐怕镇江市国土部门查处起来都有困难,唯希望江苏省的国土部门以至国土资源部前来查处,民众最关心的是,违规别墅能否被强拆?
当然,破解别墅区拆违难题,最终还是要向权力叫板,可一违规别墅会被依法强拆吗?相关责任人会被追究吗?值得深刻反思和警醒的是,以往众多的违规别墅,不但强拆不了,仅以罚款草草了事,反倒给违规别墅一个“准生”证,如何查处可一违规别墅,民众拭目以待。
欢迎与brandjs(中国品牌建设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黄国胜:籍贯江苏,生于70年代,从事多年新闻工作,写过内参,做过记者,当过编辑,近年来尤喜时评,几年来,写了一些让自己并不满意的拙作,文章多发表在: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法治网、红网、华声在线等,这些都将成为自己永远前行的基石! 联系邮箱:hgs0318@163.com。 (与我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中国品牌建设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品牌建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