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3月18日网讯】今天上午,首都的士雷锋车队的近30位“的哥”来到中华世纪坛参观“永远的雷锋”大型主题展览,在这些北京市的星级的哥之中,还有刚刚获得“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标兵称号的康建平,如今,很多人给了他一个新称呼——“心理医生”。
提起这个新称呼,康建平说自己没有什么专业知识,谈不上是“心理医生”,但的确是在出租车上帮很多人解开了心里的疙瘩。康建平回忆说:“前几天有一个30岁上下的女士,一上车我就觉得她好像不太高兴,接着又听她在电话里说准备去离婚,我就边开车边跟她聊天,慢慢说到了家庭、孩子,然后用我自己的经历和我了解的其他人的婚姻经历来开导她。”一路上,这位女士慢慢从沉默变成了向康师傅打开心扉,原本打算中途换乘地铁的她,最后坐着出租车一直到了目的地。“那天晚上,我收到了她给我发的短信,短信中说她和丈夫其实很相爱,经过晚上的一次长谈,他们决定互相包容,不再提离婚了。”康建平说,看到短信时他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他做了一件好事。
在康建平心里,帮助别人的秘诀就是时刻保持好心情。“如果开车时心情不好,总是抱怨,就会给乘客带去很多负面的心理负担,如果时刻保持好心情,不仅可以保持行车安全,还可以为乘客带来好心情。”康师傅说,“的哥”代表着北京的形象,外国人、外地人来到北京首先见到的就是“的哥”,“我们应该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客人”。
12年的“的哥”工作,让康建平从原来内向腼腆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外向开朗了。获得“身边雷锋”称号后,很多人向公司询问康建平的电话请他帮忙,他都主动告诉,至今,康师傅义务定期接送到医院看病的乘客已经越来越多。不仅如此,每当公司里的其他“的哥”遇到烦心事,也会找他来聊聊天。
康建平说,出租车司机这个工作很辛苦,有的因为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落下了腰腿病,有的因为出过车祸有了心理阴影,但大家都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相信工作环境会越来越好,相信一切不如意的地方都会逐渐改善。J235
观众留言精选
1、行善勿嫌小,恩泽过百年。雷锋,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伴随光辉的人生,我们轻装前行。
——唐廷彬
2、学习雷锋同志忠诚于党、一心为国的爱党爱国精神,学习他一心为人、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学习他服务人民、顾全大局的螺丝钉精神。
——蔡治廷、王晓玉、赵征
3、看着身边的“活雷锋”,心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为人类作贡献?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育英学校七三班 孙晓琳
4、雷锋精神永存,尤其是当代雷锋,遍布各行各业,有的坚守岗位、爱岗敬业,有的见义勇为,更为感动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忘做一枚螺丝钉,一丝阳光,一滴雨露,滋养着他人,传送着温暖,作为当代大学生,向雷锋学习,也向当代身边的雷锋学习。
——首经贸 董晓桐
5、50年前的雷锋,影响着身边的人们。50年后的今天,社会更需要雷锋。各行各业都需要雷锋,在领导干部中需要更多的雷锋。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北京才能更加厚德,社会才能更加进步!谢谢这次展览的承办者,谢谢展览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王春 J235
相关新闻
网友践行雷锋精神 服务爱心候车室
本报讯(记者习楠)日前,33名网友来到北京西站“036爱心候车室”参与“雷锋精神 温暖旅途”的线下志愿服务活动。这次活动由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北京发布”和北京铁路局官方微博“北京铁路”联合发起。
“我71,他17,当志愿者的时候认识的,算是忘年交的朋友。”71岁的常志复穿着红色“036志愿服务”马甲,在北京西站北广场二层介绍着身边的“小朋友”——来自大兴一中高一(3)班的陆畅。包括常志复和陆畅在内的33名志愿者,都是通过微博得知活动信息并报名参与活动的,绝大部分是青年人。
根据北京西站的情况,志愿者分组为旅客提供志愿服务。其中,15名志愿者在售票厅为旅客提供咨询和引导服务,6名志愿者分别在南广场和北广场扶梯附近的服务台为旅客答疑,其余的志愿者则在“036爱心候车室”,即2号母婴候车室帮乘客运送行李、端送热水。
据介绍,“036爱心候车室”专门为老弱病残等重点旅客提供服务,这里的客运值班员王琳娜曾被评为2012年“北京铁路局十大杰出青年”。
来源: 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