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四月底五月初,海南的香蕉总得让人急一把,去年是蕉癌加天气,今年是云南。据《海南日报》报道,由于和云南香蕉撞车,海南香蕉一上市就遭遇价格低迷,好的香蕉仅1.2元,差的只有0.6元。
为了卖香蕉,去年三亚市政府邀请外国客商来收购,今年,海南省农业厅与东方市联手,将赴全国香蕉最大集散地江西南昌市开展香蕉专题促销活动,广泛邀请全国香蕉运销商来海南收购。相信要不了多久,海南香蕉会有好的起色,帮助蕉农渡过难关。
政府帮蕉农出主意渡难关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但是,海南的香蕉,总不能每年都让政府来卖吧?政府帮助那是应急之举,即便有效,但损失依旧是难以挽回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增加蕉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如何把海南的香蕉做大做强,专业人士提议走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设施化、生态化、品牌化之路,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打造品牌,抢占高端市场。尽管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是宽敞的,但为之努力的却寥寥无几,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买衣服要看牌子,买鞋要看牌子,现在这个世界,大到房子汽车,小到生活日用品,人们都在追求品牌,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作的好:相信牌品的力量。海南香蕉的高品质既然无法代替,无以伦比,那为何不走品牌化之路?一个品牌是无法用价格来衡量的,当Apple4变成爱疯4的时候,谁能怀疑品牌的力量呢?谁又敢低估品牌的价值呢?
东北的大米,黄河滩的枣,阳澄湖的大闸蟹……,有价无市,供不应求,当海南香蕉仰望别人贵的离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和他们相比,仅仅是因为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进口的香蕉就一定好吗?海南的香蕉同样能做到外表光鲜,个大味甜,同样能摆到高档区里让人趋之若鹜。但是,树立不起自己的品牌,海南香蕉再好也只能“泯然众人矣”,混迹在寻常的水果之中,和别人卖同样的价钱,既如此,谁会大老远跑到海南,承受着巨大的运输成本干出力不讨好的活?
要相信品牌的力量,只有打造出属于海南香蕉自己的品牌,海南的香蕉就再也不会“蕉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