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市场,但其本土手机制造商在国内、国外均不敌全球大品牌。今年,这种状况开始改变。
数字可以说明问题。据市场调查机构iSuppli公司统计,按手机出货量排名,深圳中兴公司已从一年前的第7位跃升为第4位,仅次于诺基亚、三星和LG。其本土竞争对手华为技术公司名列第9,而TCL公司和北京天宇分别排在第11、12位。
“这些家伙现在正攻占市场份额,”挪威手机运营商Telenor公司亚洲主管西格维·布雷克说。
iSuppli分析师蒂纳·滕表示,去年,中国大陆三家手机运营商开始推出3G网络服务。现在,中国公司要推出售价低于100美元的智能手机,目标是增加在美国和西欧的销量。滕说:“若想打入更成熟的市场,中国公司需要开发出性能优良、质量过硬的智能手机。”
欧美消费者还不熟悉中国手机品牌,但运营商对中国主要手机制造商一点都不陌生。近几年,华为和中兴在全球范围销售网络设备,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合作关系进而销售手机。
曾为跨国制造商供货的中国小型手机企业也发展迅速。比如,Zoom科技公司最初为摩托罗拉和其他手机制造商提供代工服务,去年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品牌。今年6月,该公司收购了北京一家拥有185人开发团队的设计公司,以图设计出符合年轻人需求的手机产品。Zoom首席财务官安东尼·K·陈说:“中国年轻人换手机就像换牛仔裤一样频繁。生日买一部,情人节买一部,过年又买一部。”
长期关注中国技术发展的观察人士对此似曾相识。10年前,TCL、波导和其他中国本土手机制造商誓将取代外国大品牌,成为中国大陆手机市场的主角。于是,诺基亚和三星推出了功能丰富的手机,同时占领低端和高端市场,迅速收复失地。“这一次不同了,”TCL副总裁维托里奥·迪毛诺表示,“现在我们已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
另一重要变化是,进入手机制造领域的门槛比以前低了。10年前,手机制造商需要自己开发电子部件,而现在,供应商将系统整合入一个芯片,简化了手机的设计和生产。(美国《旧金山纪事报》12月13日 作者 Bruce Einhorn ::译者 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