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文章投稿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logo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人物 | 创意 | 传播 | 知识产权 | 国际品牌 | 中华老字号 |  品牌人才 |
专家 | 管理 | 营销 | 公关 | 培训 | 专题 | 在线学习 | 品牌商盟 | 品牌与建设 | 品牌数据库|
产品与服务: 项目对接 会员服务 专利商机 品牌加盟 专家讲座 营销品牌论坛峰会报名 合作洽谈
申请分站
申请分站
  您的位置:中国品牌建设网 > 品牌新闻> 文章正文

中国留学生"材料造假"泛滥 海外高校"打假"压力大

中国品牌建设网:www.brandjs.com 文章来源:中国品牌建设网 更新时间:2010-11-5

  一个讽刺的事实是:近10年来,中国学生正在不断提升外国签证部门、外国高校的“反造假”水平。

  面对来自中国的入学申请,德国高校很头疼。

  2001年,德国在北京设立了留德人员审核部(APS)。官方解释此部的设立初衷时表示,“审核部和德国使馆签证处合作,为中国学生和学者提供简化留学签证的程序”。但熟悉内情的人士指出,APS的主要工作就是“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德国大学录取条件,审核学习材料的真实性”。

  证明自己“没有造假”,这成为申请德国大学的必经流程——中国学生必须先向APS递交审核申请,获得审核证书后才能申请德国高校。

  德国从政府层面统一为“来自中国的入学申请”独家设立这道审查真实性的门槛,这样的“待遇”只能证明:中国学生的造假数量和造假手段已经泛滥成灾。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德国高校的“反造假”行动在无奈中不断升级,可是仍有一定比例的“漏网之鱼”。

  9年来,德国高校享受了APS在华进行的“事先真实性审查”的成果,把很多“造假学生”挡在了门外。但近来,问题又出现了。一些高校发现,APS并非万无一失!“每年有一定比例的漏网之鱼通过审查,进入德国高校”。这些高校是在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发现疑点的,再度审查学生材料后,果然发现了问题。

  当记者向APS方面求证“漏查率”时,APS并没有做出答复。但事实上,部分德国高校已经悄然升级了“反造假行动”——一场德国高校自行组织的“二度审查”已经启动。

  10月23、24日,记者从中国国际教育展上海站获悉,目前德国的部分高校,不仅要求留德中国学生照例向APS提出审核申请,同时要把递交给APS的审查材料邮寄一份到德国高校,高校将再进行一道审查。

  APS的审查,已经相当严格。根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使馆印发的《APS申请指南》,留德申请人需要递交的材料包括审核部在线注册证明,并附上近期2寸证件照、身份证复印件、护照复印件、从小学到高中的毕业证书复印件、大学录取花名册公证件。大学在读生须提供大学在读证明的公证件,毕业生则要提供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公证件。自大学阶段开始的证明、公证件,必须由学校教务处或档案室或学籍管理办公室等校级部门盖章,系级盖章无效。

  提交基本材料只是第一步。紧接着,APS将组织申请人面谈。

  在APS内部,有一支专家团队,他们是来自各专业的教授和各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会就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提问,以考察申请人是否真的拥有和申请材料吻合的学习经历、学习成果。

  一位参加过APS审核的赴德留学生告诉记者,他从上海某高校金融专业毕业后,就申请赴德国攻读金融方向的研究生。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考官询问了许多关于金融学的知识,并当场要他解答一道高数题。“题目并不是很难,应该说都是专业的基本常识,学过的人一定会做,但是没有学过的人,估计就悬了。”

  事实上,APS面谈的初衷,并非是要设置一道“选拔”门槛。面谈中,学生不一定要就提问给出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告诉考官解题思路,让对方明白你的确有此学习经历。换言之,这一切都是为材料的真正性提供证明。

  德国人的严谨已达到如此境界,无奈仍有中国学生突破防线。“一些证书事后查出来是有问题的,所以现在也不能依赖APS的审查。”一位德国高校从事国际事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部分德国高校启动“二审”,比如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内的科研院校。

  巴登-符腾堡州云集了德国约80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德国最顶尖的9所“精英大学”有4所位于这个州,分别是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和康斯坦茨大学。为了应对“中国造假”,这里的不少高校都陆续特设了一个华人审查岗位,“专门挑选熟悉中国大陆高校情况的华人任职,负责审查中国学生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他们的具体工作包括:甄别某中国大学的真实性;直接致电国内某著名高校,核实是否有申请者的学籍记录和学习情况。

  英国高校想不出学生伪造申请材料的理由,但黑市里标价6000英镑的牛津大学毕业证书可以解开疑问。

  德国高校希望通过“二审”再抵挡一阵“中国造假”,可是同在欧洲的英国高校,相比之下有些后知后觉。

  作为中国学生最热门的留学目的地之一,目前英国留学申请和大部分海外高校的申请程序相同:学生直接向高校发出入学申请,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凭此向驻华领事馆申请签证。

  多年来,英国为吸引国际生源,出台了不少规章保护国际学生。最典型的比如CAS号码:英国只向有资质的学校发放CAS号码,凭此电子条码方可进行签证办理手续。此举正是为了保护国际学生免受“野鸡大学”侵害。但英国人疏忽了一点:如何防止那些拿着伪造文凭、成绩单的“野鸡学生”入侵?

  “我实在想不出学生伪造申请材料的理由。如果他们没有学习能力,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中,很快就会露出马脚。”一位排名前20的英国高校国际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这种想法,在英国高校中很具代表性。在国外高校看来,诚信是人最基本的素质,更何况申请者如果要伪造材料,就说明他本身不具备学习能力,那为何还要远赴他乡学习?毕竟,去他国求学绝非易事。由此,他们对国际学生都做了不会造假的“善意推定”。

  但“打假先行者”德国可不这么认为。“既然申请材料能造假,为什么不能在留学期间继续造假呢?中国学生请人代上课、代考试、代写论文的事情并不少见。”一位从事德国高校国际经济与科研合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发现有中国学生拿着从英国黑市上买来的6000英镑一张的牛津大学文凭。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德国率先当“打假先行者”,与该国实行的“免学费”教育政策有关。“大部分欧美国家之所以不实行严格的审查,一方面也是因为教育是一项经济产业。国内经济不景气时,他们自然寄希望于带着几十万学费而来的国际学生。”

  这些国际学生中,中国留学生的权重正不断增加。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英国、美国以及澳洲,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之一。

  然而,德国的大部分高校仍然实行“免学费”政策——这自然要求德国高校必须严把人才质量关。用一位德国高校驻华代表的话来说:“用造假来享受免费教育,不是侵占了他人的教育机会、浪费德国的教育资源吗?所以,德国高校对‘中国造假’感到很受伤!”

  “德国经验”正在小范围推广。更多欧美国家也慢慢意识到,申请材料审核这一环,存在着可怕的漏洞。

  眼下,为保证留学生的质量,进而确保本国高校文凭的含金量,“德国经验”正在逐步推广。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委托德国APS进行申请材料真实性审查。从2005年起,中国学生申请赴奥地利留学,必须先通过APS审查;2006年起,比利时也委托APS对中国留学生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德国开始对中国之外的国家进行审查。2006年,APS在乌兰巴托对蒙古申请学生进行审查;2007年5月,在河内和西贡对越南申请学生进行审查。

  伴随着德国这场近10年的“反造假”历程,其他欧美国家也逐渐意识到对申请材料的审核“存在可怕的漏洞”。比如,与“中国造假”进行了多年“暗战”的各大外国驻华签证处。在他们看来,本国学校首先有“不作为”的嫌疑。

  “学生向学校提交入学申请,学校应对材料进行审查,如果这一关没把好,我们的工作就很被动。因为按程序上说,学生拿到学校的OFFER,就可以到签证处来申请留学签证。所以,严格意义上说,签证处就是一个办事机构,不是评断机构,没有权利再审查学生材料的真伪。”一位熟悉欧美留学签证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造假”被查出,与海外高校未能严格把关有一定关联。

  记者从欧美不少高校的国际招生办公室了解到,国际办公室拿到国际学生的申请材料只会做个“二传手”:根据学生提出的专业申请,把材料转到相关学院,而学院一般不会对材料真实性做审查。复查材料,只会出现在当某学生出现重大学习障碍时。由此也可理解,不时爆出的“中国学生造假被开除”消息,是在学生已经入读一段时间后才发生的。

  对此,各国签证处也有所行动。英国驻华签证处方面已采用了类似德国的“直接致电中国高校查实”方法。这是目前应对“造假产业链”的唯一方法。原来,中国教育部在每一本大学毕业文凭上印有“防伪条形码”,也就是说,每个毕业生的毕业文凭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可以通过条形码上网查询。

  不过,眼下已有一些造假机构,不仅制作假文凭,还能给出条形码,且保证“通过此码上网,也能查到你的名字!”记者了解到,这些造假机构之所以有如此神通,主要是因为他们雇有专门的黑客侵入公共网站,更改网页内容。“所以,最好的方法只有致电高校,让他们通过学校内网查询申请学生的学籍、学历情况。”

  即便如此,不少国家的大学仍然表示,对“中国造假”有点防不胜防。从政策上看,“事后惩罚”可能是最后一招。按照英国的规定,一旦查出有申请材料作假,将采取“10年禁足”,即10年内无法再获得任何赴英签证,包括商务类、学生类、旅游类等。在德国,三次无法通过APS的审查,则“永远不欢迎你来德国”,申请人将永远无法获得德国签证。(唐闻佳)

 
 热点图片
隆尧县强化品牌建
河南拟建百所品牌
波司登日均关19
生态农业创意市集
香奈代理权拆分?
传统品牌的微商新
三星LG高调推智
李宁从冠军台到无
 品牌新闻
· 安吉尔加强品牌信用建设
· 中国移动品牌价值连续两年跃升 展硬核实力
· 48.26亿元!“赤壁青砖茶” 的公用品牌价值
· 南明区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会成立
· 安化黑茶品牌建设再获肯定
· 五粮液深度参与“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 为中
· 中信银行荣膺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第30强
· “2023年度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对标”榜单发布
· “咸阳茯茶”进入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TOP5
  财经新闻
· 汇美瞄准价值型电商布局品牌生态圈
· 苹果或独大 国产品牌逆袭
· 恒舞丝绸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民族品牌”
· 格力空调 让人们能够放心选择的品牌空调
· 建辉磁砖 中国建陶领军品牌
· 烟台农业品牌暨电子商务工作推进会召开
· 杨柳君:移动互联,品牌即情感
· 风靡中国的三大朗姆酒品牌
· 陈冠希遭合作代言品牌商炮轰
 焦点新闻
· 国际服装品牌瞄准中国网店 “网购”PK传统卖
· 合资品牌车投诉超6成
· 【汽车】长马将推合资自主品牌
· 【汽车】别克五度助力博鳌论坛
· 葡萄酒世界大品牌不一定有大智慧
· 工商银行汾阳支行精心打造企业服务品牌
· 珍珠粉事件和消费者品牌信任度
· 开拓创新的飞鹤之一——首开先河,打造全产业
· 非常百吉纳的不寻常品牌路
 图片新闻
茅台一款新品上市
“葡瑟”品牌发布
汇源果汁“绿色
保障龙大品牌价值
  最新新闻
· 安吉尔加强品牌信用建设
· 中国移动品牌价值连续两年跃升 展硬核实力
· 48.26亿元!“赤壁青砖茶” 的公用品牌价值
· 南明区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会成立
· 安化黑茶品牌建设再获肯定
· 五粮液深度参与“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 为中
· 中信银行荣膺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第30强
· “2023年度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对标”榜单发布
· “咸阳茯茶”进入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TOP5
 社会新闻
· 6岁女孩小区内险被拐 机智走向保安免去一劫
· 河南洛阳5名村民盗挖古墓 3人墓室内窒息身亡
· 女子好心让朋友住宿险遭强奸 嫌犯获刑2年4个
· 12岁女孩被表姐拐卖13年 5次介绍给不同男子
· 参加葬礼收到喜丧寿碗:不收难堪收了难受
· 武汉42岁大叔考回母校再当大一新生
· 台男子迷奸CCTV男模大赛亚军致其死亡 被判18
· 女孩答应与“剩男”结婚骗走6万元彩礼
· 百岁老人千里独行探视被拘孙子遭拒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京ICP备13012932号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总后勤部63号院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86-10-17316075069 13911296748 Email:goodzt08@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8-2025 BrandJS.com Inc 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