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参与主办的“中国·寒地黑土经济国际高峰论坛”,9月3日在北京召开。论坛宗旨是推动国际间、地区间、合作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寒地黑土品牌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促进寒地黑土产业经济发展,打造具有黑龙江区域特色、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区域农产品品牌。
中国·寒地黑土经济国际高峰论坛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合作社联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论坛期间还将举办“走近寒地黑土”摄影展和寒地黑土农产品精品展。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合作社联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代表及亚太地区各国合作社代表、部分国家驻华使节、国内外有关机构领导与专家、企业界人士共300多人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参观了“走近寒地黑土”摄影展和寒地黑土农产品精品展。
在论坛上,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欧亚商务联盟的代表及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的专家,分别围绕寒地黑土经济与品牌、食品安全与寒地黑土资源保护、寒地黑土品牌在欧洲市场的机遇与对策、寒地黑土资源的产业形成与市场开发、寒地黑土品牌价值体系及其成长空间、寒地黑土品牌快速发展等问题做了精彩演讲。
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主任、黑龙江省寒地黑土农业物产协会会长张文明说,寒地黑土资源禀赋优越,包括土壤、气候等突出优势。首先,寒地黑土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居首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寒地黑土持水能力强、通透性良好、水稳性团粒含量高、根系微生物活性较强,具有良好的保肥与保水性能,因此被称为“土中之王”。其次,寒地黑土区域温差大,雨热同季,特别利于作物生长。而且夏秋两季夜间降水频繁,白天晴天居多,光照充足。这种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能满足作物的干物质积累,提供了发展有机食品的天然条件。
目前,除水稻、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产品外,寒地黑土还富产亚麻、马铃薯、甜菜、果菜、中草药、山野菜等绿色产品,猪、牛、羊、鹿、兔、鸡、鸭、鹅、鱼种类繁多。仅山野菜、野果、蜜源植物等原生态天然野生有机食品就有七大类、近千个品种,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有的农产品多生物资源产区。特别是这块土地上孕育的农产品以质量上乘、有机安全、营养丰富著称。如寒地黑土大米米白如玉、晶莹剔透,所含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普通大米,历史上有些寒地黑土所产的大米成为皇家御用的“贡米”。采摘自大森林的野生蓝莓果营养丰富、果味鲜美,具有防止血管老化、预防心脏疾病、减缓衰老、美容养颜、增强记忆力等功效,是浆果中的极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寒地黑土还是世界上非转基因大豆的主产区。所产大豆品质上乘,与国外的转基因大豆相比较,在蛋白和油脂的有效含量上没有什么差异,在皂甙、异黄酮、卵磷脂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上则有着绝对的优势。东北黑木耳中铁含量是肉类的100倍,钙含量是肉类的30-70倍。东北黑蜂在椴树盛花期采集的有机椴树蜜,堪称“蜂蜜之王”,深受国内外欢迎。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推动寒地黑土经济进一步发展。
目前,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带,一块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另一块在乌克兰平原,第三块就在中国东北松辽流域。寒地黑土特指的是覆盖东经125-127度、北纬44-49度之间的中国东北松辽流域,以黑龙江省为主体,大约100万平方公里的一块黑土地。这是目前世界上三大黑土带中唯一保留完好的黑土带。 |